学生代表为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言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7-02浏览次数:16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于2月底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来,中国科大师生对此非常关注,3月8日下午,学生工作部、宣传部、发展规划处在第一会议室联合举办学生座谈会,就纲要的公开征求意见稿展开讨论。学生工作部(处)长董雨、宣传部汪银生和各院系、有关直属单位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董雨主持。

    在热烈的氛围中,学生代表结合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和保障措施等四个部分的内容对纲要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
    同学们认为,教育改革是关乎民生、全民关注的大事,政府此次对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启动较早,数易其稿,并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是一项积极、有益的举措。

    有的同学将“纲要”同此前的教育发展规划和教育振兴计划做了对比,认为纲要内容更加全面,也有了若干新的突破。有的同学表示,执行纲要关键在落到实处,狠抓实际执行力,避免虎头蛇尾。
    有的同学表示,在“一考定终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制度下,减轻中小学生负担或许仍将沦为一纸空文。纲要中用几个“探索”,提出了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的思路,希望能够真正探索出有效的办法。有的同学认为,要真正实现中小学生减负,可以参考“不得体罚学生”的实现路径,即由立法来规范。

    结合2009年引发全国性热议的“钱学森先生之问”,有的同学认为要彻底改革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在全社会和大学校园内积极鼓励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形成良好的科学氛围,培育出真正的大师级专家。
    有的同学对“建设现代学校制度”非常关注,认为纲要中提出的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教授治学、学术自由、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建设等很有积极意义,应该积极探索并予以完善。

    有的同学比较分析了现阶段国内高校的不同模式,对纲要中“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实行分类管理”表示积极赞同,认为此举对我校创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非常有利。
    有的同学提出,“拔尖创新人才”在纲要中出现了多次,表明了国家对高端人才的急切需求。结合我校近来通过创办“科技英才班”等举措深化培养机制改革的探索,有的同学认为只要继续发扬创新、开拓精神,通过不断的摸索实践,中国科大就能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出先导性的贡献。
    有的同学表示,高校要真正实施纲要中所提到的“扩大教育开放”,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化的视野和经历,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同时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和指导。
    有的同学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单是培养建设人才,还要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使之成为合格的公民,培养健全人格和综合素质。大学应加强思想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努力进取的精神、民族自豪感和主动性的法律意识,要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营造底蕴深厚的人文环境。

    有的同学提出,纲要对学生家长如何发挥教育功能论述略有不足,认为在义务教育阶段应大力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政府可以通过举办“网上家长学校”、“社区家长学校”等措施,切实提高家长的教育示范作用,增强教育效果。
    有的同学谈到教育公平的话题,回顾自身的求学历程,认为纲要中所述有关缩小义务教育“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是刻不容缓要解决的基础性和根本性问题。

    有的同学表示,纲要中专列两章论述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但职业教育的不足是中国建设发展的一个瓶颈性问题,要以更加开放、求实的态度和积极、稳妥的措施培养大批职业人才,缓解人才供求矛盾。

    董雨、汪银生等老师结合纲要的内容和同学们所讨论的话题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讨论。
 
(学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