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上午,学校在校办公楼第四会议室召开迎接奥运火炬师生座谈会。校长朱清时院士,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许武,党委副书记鹿明,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董雨,校团委书记朱东杰,宣传部副部长、新闻中心副主任杨保国与30余位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座谈会由董雨主持。
座谈会上,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以普通教师的身份和同学们进行了坦诚而热烈的交流。
朱清时校长指出,举办奥运会是百年中国的一个梦想,也是中国人民的大国之梦、强国之梦的载体,奥运会得以在中国北京举办,不仅反映了中国的体育事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也反映了中国的科技、经济、文化的巨大成就。我们热切期待北京奥运的到来,看到有人蓄意破坏奥运火炬传递的消息,大家都很气愤,但是要认识到现在社会的复杂性,认识到个别人企图混水摸鱼的险恶用心,所以我们的师生在处理感情的表达方式上要特别理智,自己不能乱,要以主人翁的姿态迎接奥运火炬的到来,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组织纪律为奥运加油,为奥运火炬喝彩,理性地维护稳定的大局。
许武回顾了中国申办奥运的历程,指出举办奥运会是我国多年的梦想,中国举办奥运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绩、风貌和成果,这表示昔日的“东亚病夫”真正站起来了。他认为,敌对势力、分裂势力不愿意看到中国崛起, 这是他们多年来形成的一种基本心态,对此我们要有清醒、足够的认识。通过奥运会的举办,能够使我们融入世界,赢得理解。许武要求我们的青年学生,在现阶段我们要正确表达心情,积极参加迎奥运火炬等活动,不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不做“一小撮人想做做不成、妄想假借我们之手得到他们罪恶目的”的事,把学校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做好。
鹿明指出,奥运火炬传递是扬国威、振民心的行动,我们积极支持,但此事中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说明有些势力、有些人千方百计、动用一切手段对我国进行破坏、阻挠,我们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她认为,学生有高涨的爱国热情,但要有正确的表达方式,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不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要发扬我校优良传统,拿出我们的真本事,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就是最大的爱国。
师生一致认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盼望已久的盛会,她向世人展示了我国经济、文化、体育事业的强大,促进国际交流,对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公民素质提高,点燃国人爱国激情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我们要以自信、平静、淡定的心态对待,不允许任何人破坏。
大家认为,奥运圣火传递受到敌对势力、分裂势力的干扰和破坏,这是他们对中国、对奥运、对世界和平的仇视和发泄,他们不愿意看到中国崛起,总是千方百计、利用一切手段阻挠我们的建设和发展。看到相关的报道后,国人都很气愤,我们要认清他们的险恶用心,绝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大家表示,举办奥运会、奥运圣火传递所激发出来的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要理智、合理合法表达出来,要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不采取过激行为,不能乱,不要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在最近一段期间,要运用各种信息渠道进行交流沟通,及时反映情况和问题,以便妥善解决,维护校园和社会的稳定。我们的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要有主人翁意识,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动力,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本次迎接奥运火炬活动,朱清时校长、李曙光院士、潘建伟教授等都将担任奥运火炬手,下个月,奥运圣火将在我校传递,参加座谈会的师生呼吁全校师生发扬光荣的爱国、爱校传统,为奥运加油,为学校争光。
(学生工作部处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