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上午,2008(首届)精进周年大会在我校西区学生活动中心学术报告厅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校长朱清时,香港理工大学校长、香港精进基金有限公司董事会会长潘宗光先生及夫人李婉芬女士,香港理工大学校长办公室陈淑清秘书、钱淑娴女士、戴萍女士,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亚洲一部王军部长,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办公室万金发主任,香港理工大学精进基金导师丁晓利教授、刘阳博士、季平博士、阎洪博士、郭霞博士、陈武博士,我校党委副书记鹿明,学生工作部(处)董雨部(处)长、尹红副部(处)长、孔燕副处长,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重庆大学、吉首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精进爱心社成员及带队老师解新玲、康鹏军、刘畅、高昆、于心党等共8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潘宗光先生在开幕式上首先表达了参加本次年会的喜悦之情。他借用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提出了“同一个基金,同一个梦想”,以此诠释了香港精进基金有限公司“为国家培养有学问、有道德规范、有爱心的年轻人才”的宗旨和目的。潘宗光指出,精进基金会的工作越做越好,这得益于有关高校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潘先生还介绍了香港理工大学30位老师面向获助同学义务开展的“导师计划”的情况,表达了对这些导师的钦佩之情。潘宗光先生指出,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家庭、一个人,要想有所发展并进而拥有影响力,要靠硬实力,更要靠软实力,对同学们来说,硬实力就是学问、技能、方法,软实力就是品德、爱心、感恩心,两者缺一不可,同等重要,要同步发展。为此,潘先生勉励同学们好好学习,注重全面发展,今后在有条件和能力的情况下,对社会做出回报。潘先生希望同学们通过年会和夏令营活动增进了解,增进友谊,探讨进一步做好工作的方法。最后,潘宗光先生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朱清时校长在典礼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首先代表学校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2005年,潘先生推动并主持设立了精进基金有限公司,为内地家境暂时贫困、学业优秀的同学完成大学本科学业提供资助,连续三年他都亲自前来我校颁发“精进助学金”,传授治学、为人之道,并特聘了30位学生导师帮助学生,其关爱学生的殷殷之情让各校师生有了深刻感受。朱校长指出,我校75位获助同学成立的精进爱心社工作做得有声有色,特别是在筹办本届大会期间,许多同学放弃了假期,为本次活动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朱校长强调,年会和夏令营活动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校得以承办首届大会,为我校即将到来的50周年校庆增加了一道亮丽的色彩。他希望同学们借助这一平台,互相学习,共同探讨,取得收获。
万金发主任在致辞中介绍了潘宗光先生的成就和为人、香港精进基金有限公司成立的背景和目的,还介绍了国际人才交流中心的工作性质和主要工作内容。他指出,国际人才交流协会是我国联系国外、境外单位和专家的桥梁和纽带,多年来与包括香港理工大学在内的多家单位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在“精进计划”中在内地主要做宣传、管理和协调工作,他希望与我校及香港理工大学加强联系和合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人才。
丁晓利教授代表基金导师表示,基金有限公司的工作非常有意义,香港理工大学的许多教师都很乐意承担相应的工作。作为导师,丁教授希望能与获助学生保持联系,谈论问题,交流思想,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尽量给出满意的答复。同时,为使导师工作更具成效,丁教授建议同学们与导师多联系,主动联系,重复联系。最后,丁教授借用奥运会比赛,强调了“实力”的重要性;指出实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要努力才能得到;实力的展示能体现特殊的美;实力的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同样能赢得尊重;不要被失败打倒,要学会乐观,相信明天是美好的。
随后,参加精进周年大会和“青春之舞”夏令营的六个学校的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的概况,对本校精进爱心社活动进行了年度总结。
开幕式前,潘宗光先生走到各校学生座位前,与他们一一握手并作简短交流。开幕式中途,活动嘉宾、校领导和参加活动师生合影留念。
8月27日上午,中国科大“青春之舞”夏令营在我校西区学生活动中心学术报告厅举行了简短的开营仪式。董雨、尹红、六所院校师生代表和我校学生工作部(处)的工作人员参加了开营仪式。开营仪式后,各校同学即投入到快乐的交流活动中。
2008精进周年大会暨“青春之舞”夏令营由香港精进基金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大共同主办,为期三天,各校同学和基金会有关人员将通过报告、分组讨论、论坛等形式开展交流,主办单位还安排了参观、联谊、团队拓展、校园寻宝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学生工作部处)
相关链接
精进基金有限公司是香港热心人士出资成立的非牟利团体,他们发起的“精进基金捐助大学生计划”,旨在为一些具有潜质的内地贫困大学生提供资助。该计划2005年开始在包括我校在内的大陆四所高校首批实施,在每所院校资助25名新生,每生每学年资助5000元人民币,以后资助名额逐年在新生中等额递增。今年,该项计划受惠学校已增加到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