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从网络游戏中抢回学生——中国科大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纪实(下)

时间:2007-06-19浏览:44

本报记者 龚瑜 

    中科大党委书记郭传杰去年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这封信里,学生家长纪女士表达了对该校理学院几位老师细心呵护她的孩子小明的感激之情。

    纪女士在信里写道,老师们的严格管理和耐心热情,是孩子进步的动力。

    郭传杰特意向全校教师全文转发了这封家长来信(其中隐去了家长和学生的名字),他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把学生工作做得更好。

    “争夺工程”帮学生战胜网瘾

    小明考上中科大物理系后,迷上了网络游戏,每周10个课时出勤率不足三分之一,他白天睡大觉,晚上就通宵玩电游。进入大二后,小明发现课程压力更大了,他曾想过重新上课,但是一坐进课堂发现老师讲的就像天书,于是他采取了逃避战术,又钻到了游戏中。那一年,他拉下了10多门课,30多个学分没拿到,根据学校规定,他必须试读一年。

    当时小明心里很痛苦,孝顺的他不愿意父母担心,又不敢和老师说。就在这时,大二时的班主任王晓平找到他,虽然王老师在新的学期不再担任小明的班主任,但他并没有放弃对小明的关心。

    王晓平采用理科专业中定量考核的方法,指导小明制定书面计划。“当时学习方面制定了4条8项,生活方面制定了4项并制定了3项监督措施,从学习目的到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到学习方法,都一一规定,这些规定又有可行性。”王晓平还和小明在约定书上签了字,并要求他当天起实行。

    “当时签完字,我心里竟然轻松了,觉得自己还有救,生活也有了新的目标。”事情已经过去了3年,小明现在考上了中科大的研究生,但他依然珍藏着这份约定书,并且对每项条约都记忆犹新:上课时必须坐在前三排、下课时必须请教老师问题、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不睡懒觉、上课不迟到……

    中科大组织的网络成瘾情况问卷调查结果表明,2003年9月到2007年3月底,本科生退学的主要原因是网瘾严重影响学业,占到退学学生总数的56%;在校出现不及格学分的本科生中,由于网络成瘾的比例也最高,达到27%。

    由此,中科大创造性地提出了和电子游戏争夺学生的“争夺工程”,并将其列为年度学校党政工作计划的重点来实施。

    根据“全面调查、广泛讨论、教育引导、监督约束和长期跟踪”的“争夺工程”工作方案,各院系从院长、系主任到普通老师,从学生工作负责人、班主任辅导员到学生干部,必须全方位全过程关注学业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并帮助学业困难学生,提高学业困难学生的专业兴趣。

    此外,学校还通过理论教育、案例教育、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广大同学认识到网络成瘾的危害性。同时加强了生涯导航教育,帮助大学生确立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激发学生兴趣

    2006年下半年,中科大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16个课堂,在学生评议中赢得“满堂彩”,有12个课堂的测评得分在4.5分(折成百分制即90分)以上,余下4个课堂的最低分也高过全校本科教学课堂测评的平均分。

    这门被大学生普遍觉得枯燥无味、也被大学教员普遍视为畏途的课程,为什么能得到大学生如此广泛的认同呢?

    博士生钟小强选修了一门《社会主义理论》,这是100人的大课,但每次上课教室里不仅没有空座,反而有许多旁听的学生站着听得津津有味。

    最有趣的是开课后10分钟的自由演讲,老师让学生自选题目,从服装设计、饮食文化、电影动态到国际形势,无所不包、五花八门。台上的学生讲完,台下的同学就提问题,有时讲者与听者还会爆发激烈的辩论。钟小强印象最深的一次,有位同学讲道家文化,一时兴起,反客为主,竟把老师的半堂课全占用了,但是同学的演讲引经据典、出口成章,与台下的互动也十分活跃。老师笑眯眯地地听完了他的演讲,给予了十分宽容的评价。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专业的硕士生晶晶对刘仲林老师的《自然辩证法原理》十分着迷,因为课前设置了一个“创造5分钟”,与钟小强的经历类似,在这个“创造5分钟”里,学生可以演讲、跳舞、唱歌、播放自己制作的动画,展示自己的兴趣和创造力。

    在刘仲林老师的课堂上,学生还能出成果、发论文。晶晶选择的演讲题目“为何中国缺乏原创精神?”后来经过老师的鼓励和修改,最终在一家核心期刊发表。

    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潘正祥表示,思政理论课教员在“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基础上,每人都准备了文本讲义和多媒体课件两个版本。许多教师发挥积极性,把“教师言传口授”与“学生能动思考”有机结合起来,摆脱了传统的灌输式、单向式授课方式,采用了启发式、引导式、互动式教学方式,更加注重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思维习惯,从而达到了教学相长、引人入胜的良好效果。本报合肥6月15日电

                                        中国青年报 200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