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评论:创新托起“无痕的大爱”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7-06-18浏览次数:38

精心搭建的“舞台”、“为xxx进行捐赠”的横幅;春风满面的好心人、勉强挤出几丝笑容的贫困生——只要提起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相信大家眼前都会不由自主地出现这样一组场景。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很多人在赞赏这些善举的同时,心里也难免有一点想法:对贫困生的关爱,能不能少点作秀的痕迹?
 
两天来,《科学时报》刊发了有关中国科技大学关爱学生的系列报道,该校对贫困生采取的“隐形援助”方式让人耳目一新。所谓“隐形援助”,就是该校相关部门在“一卡通”网络系统中设定学生消费情况警戒线,如果学生每月在食堂用餐60次以上、消费总额在230元以下,就可以自动得到学校每月160元的补助款。据介绍,中科大在3年间已经为3600多人次发放补助款64万元。
 
这种做法的优势显而易见,其中最打动人的就是,它对贫困生的关爱不着“痕迹”,既保护了贫困生的隐私,又保护了他们的自尊。而现实早已证明,不考虑贫困生自尊的资助往往与初衷背道而驰——很多贫困生为了避免文章开头的类似“精神伤害”,宁愿挨冻受饿也不申请补助!
 
著名社会学家马斯洛认为,人们的需求可以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5类。显然,对贫困生进行资助,让他们衣食无忧,只是解决他们的生理需求;而用尊重需求来换取生理需求,在大学生这样层次较高的人群身上几乎行不通,这也是很多贫困生“挨冻受饿也不申请补助”的主要原因。中国科技大学摈弃那种只关注生理需求的资助模式,把尊重需求等心理因素加到对学生的关爱之中,无疑是一种理念创新。
 
这种理念创新不仅体现在资助贫困生上,还体现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中国科技大学聘请学生担任心理委员,这些心理委员利用“打夜球”、“夜聊”等方式与同学沟通,不知不觉间就了解和解决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在高校,需要关爱的不仅仅是经济困难学生,还有“心理困难”学生,“资助”这些学生的“心理”,同样需要“无痕”的尊重。该校“微笑在线”采用匿名方式,既不让“心理困难”学生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又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尽快采取对策,就保持了“心理困难”学生的自尊。
 
只有创新理念,才能创新技术和制度。比如,“隐形援助”方式通过用餐情况了解学生的经济状况,其认定贫困生的准确度显然高于目前流行的“贫困生申请制”,也就避免了“贫困生公示”等饱受诟病的监督方式。再如,该校过去心理问题不能作为缓考、休学的理由,现在只要有心理教育中心主任的签名,教务处就可以立即办理手续。而这一制度创新,肯定极大地减轻了“心理困难”学生的压力。
 
最近几年来,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和其他种种因素,不少高校学生的心理频频告急。2006年末一项针对北京20多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12%的大学生有中度以上心理困扰,而据有关部门的统计,退学大学生的一半是因为心理问题。同时,某些大学生采用极端方式的报道也屡屡见诸报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科大关注学生心理因素的理念创新更有现实意义。
 
理念一小步,育人一大步。古诗说,“润物细无声”。在这种“大爱”之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无疑会多一份爱心,少一份仇恨;多一份感恩,少一份埋怨;多一份报答,少一份索取。当文中的“小史”积极参加“爱心社”,觉得“为别人多做一点事情就会觉得特别踏实”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教育目标不能实现呢?
 
中国科大常务副校长侯建国说:“要培养敢于仰望天空的学生。”仰望天空者,必定脚踏平坦的大地,必定保持宁静的心灵。而无论是平坦的大地,还是宁静的心灵,首先需要的却是教育者这种理念的创新和“无痕的大爱”。
 
                         科学时报 2007-6-15 张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