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晨报]帮记笔记、查成绩……科大学生真有福

时间:2015-07-02浏览:11

中科大发布“掌上科大”校园移动应用平台,多款学生自制的学习、生活手机软件供下载
杨保国 刘爱华 本报记者 周文丽/文 李福凯/摄

    镜头A:期末成绩下来了,各种担心、不安,等待老师“宣判”……

    镜头B:缩在被窝里,点开手机上的成绩查询软件。在屏幕上“刮”开仿真“涂层”,耶!成绩不赖。带着中奖的好心情,安心睡觉。

    镜头A:草草吃饭,赶紧去教室占位子准备晚自习。哎哟……这间晚上有课;啊哦,那间也有……

    镜头B:提前在手机上查询空闲教室,直接前往,淡定翻开课本开始自习……

    镜头A里的,叫做“普通学生”;镜头B里的,则是“科大学生”。

    5月9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正式发布“掌上科大”校园移动应用平台,多款应用软件供师生下载。这些软件都是科大学生们自己设计开发的,将“懒人想法”变成现实,装进手机,放入口袋。

    很强大 手机软件帮占座、记笔记

    昨天晚上,中科大 “掌上科大”校园移动应用平台正式发布,成为国内首个校园手机应用资源平台。

    这个为中科大师生提供校园应用服务的手机应用资源平台,简单地说,就是一个适合各种科大校园生活的软件库。而它们的创造者,几乎都是中科大在校学生。

    “现在的智能手机主流系统就是Android、iOS、Windows Phone这三个。Android系统用的多一些,主要是学生们用的多一些。用ios系统的苹果手机比较贵,学生们用的还不太多。”

    中科大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徐兵说,这些软件中,很多都是学生们根据自己学习、生活中的需要,进行设计研发的。

    “上过大学都有自习室占座的痛苦经历,所以学生们开发了‘空闲教室’软件。将学校教务处的课表与学校教室进行比对,筛选出没课的教室,就能直接去占位子、上自习了。”

    “还有课堂笔记功能。有学生直接把老师的板书、笔记拍摄下来,在对应课程里归档存放。这样查询、复习起来也方便很多。”

    有意思 查成绩过程如同刮彩票

    “你可以下载下来试试,有些功能真的很‘炫’!”说起学生们的作品,徐兵的语气美得很。

    在学生们的软件设计中,很流行将有意思的创意掺进实用功能里。

    比如一款“出成绩啦”的软件,专门提供成绩查询服务。“和教务处网站共享数据,这样就能随时随地查询考试成绩。”徐兵说,查成绩这件事,本身就紧张刺激,学生们用了更加形象的手段“渲染”了一下。

    “成绩不是直接显示出来的,而是像刮刮卡一样,显示出一个覆盖膜。要在屏幕上‘刮’几下,成绩才会露出来。”

    校园“车库” 创新有场地、钱、工具

    徐兵透露,目前有学生正在设计校园一卡通的应用软件。再等一段时间,学生们就能通过软件查询自己的校园卡余额、消费记录明细。

    而这样的手机应用软件研发,只是科大创新实践的一小部分。昨天晚上,与“掌上科大”同时进行的,还有中国科大校园网学生创新实践中心的推介。“在这里,学生们有什么想法都能得到支持。”

    其实,徐兵觉得“乌托邦车库”是这个创新实践中心更形象化的比喻。

    “车库才是最牛的孵化器。”徐兵说,在美国,车库常常是人们的车间、实验室、家庭作坊。车库里有各种工具,木工、管道、电锯、电刨、电钻……利用这些工具,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最著名的例子中,苹果、Google、迪士尼等都诞生在车库里。

    徐兵希望,这个创新实践中心能有车库一样的宽松、自由、无边界的创新土壤。

    “这里有场地、有工具,还有基金,没有功利性。”

    杨保国 刘爱华

    本报记者 周文丽/文 李福凯/摄